氨基酸奶粉和深度水解奶粉的区别是什么?牛奶蛋白过敏要怎么选?

向天笑

2021-09-06 11:05  来源:未知

宝宝出生以后一直喝的母乳,到半岁左右,因为我要上班了,就想着转成奶粉,结果发现,宝宝老是拉肚子,身上也起了小疹子,体检的时候医生提醒有可能是对牛奶蛋白过敏,就做了个检查,发现是有轻度的牛奶蛋白过敏,所以原本的奶粉就不能喝了。我回家马上了解了下适合牛奶蛋白过敏宝宝的氨基酸奶粉和深度水解奶粉的区别,才知道对于我们这种宝宝来说,挑奶粉也是大学问。

 

 

回来在妈妈群里面说起这个事情,才知道身边有牛奶过敏症状的宝宝也不少,在全球范围内,儿童的食物过敏的发病率就有0.02%到8%,其中在中国,两岁以下宝宝出现牛奶蛋白过敏的概率是0.83%到3.5%,所以如果家里宝宝和普通奶粉有经常出现腹泻、湿疹、烦躁不安的情况,建议去做个过敏检查。

宝宝出现牛奶蛋白过敏,就得放弃普通的奶粉了,然后我发现有些妈妈会选择部分水解配方,但其实,在部分水解配方里面,牛奶蛋白被分解为小蛋白分子、肽和氨基酸,大分子的牛奶蛋白致敏性会降低,但对于已经确诊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来说,还是会有出现过敏的风险,有四成以上的牛奶蛋白过敏宝宝在吃部分水解配方的时候还是会出现过敏症状。当时医生也有说过,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最好是选择深度水解配方和氨基酸配方,那么氨基酸奶粉和深度水解奶粉的区别是什么?

 

 

简单来说,深度水解配方就是通过一定工艺,把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大分子牛奶蛋白水解成短肽和游离氨基酸,而氨基酸配方里面,蛋白质全部有单体氨基酸提供,一般来说,中轻度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可以选用深度水解配方,而重度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就最好选择氨基酸配方了。了解氨基酸奶粉和深度水解奶粉的区别之后,我也做了不少相关奶粉品牌的功课,我发现雀巢在这类型的产品方面做得是比较全面的,他们家的婴儿配方食品食物蛋白过敏系列,就有肽敏舒、蔼儿舒和恩敏舒三种。

其中肽敏舒和蔼儿舒属于深度水解配方,适合轻中度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其中有腹泻症状的宝宝就更适合选用蔼儿舒,而恩敏舒就是氨基酸配方,更适合重度牛奶蛋白过敏宝宝食用。

 

 

肽敏舒中的蛋白来源是100%乳清蛋白,不会给宝宝带来消化负担,而且比起市面上一些水解酪蛋白的配方口感要比较好,而且拥有50%的纯化乳糖,能促进宝宝对钙质的吸收2,并调解宝宝肠道生态平衡,让宝宝吸收力更好。

因为我们家之前喝普通配方牛奶粉的时候有腹泻的情况,所以我选择了蔼儿舒,它的水解非常充分,多肽残留比例低,所以残留蛋白过敏原非常低,里面还添加了短肽、39%MCT和核苷酸,不但更易吸收和耐受,也能调解肠道菌群的平衡,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降低腹泻等情况的发生,对免疫力的提高也很有好处3、4

 

 

虽然说目前大部分的宝宝出现牛奶过敏症状都是轻中度的,但也不排除有一些宝宝会是重度牛奶蛋白过敏,所以具体还是需要到医院做过测试才知道,对于这部分的宝宝,可以选择雀巢恩敏舒,这款没有致敏性,可以更好避免宝宝出现过敏症状,加上40%OPO、25%MCT和DHA/ARA的组合,不但营养充分,还能促进宝宝更好地吸收营养。

都说生完孩子以后,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好像在打怪过关一样,像我们家这种有牛奶蛋白过敏的小宝宝,更加是在成长路上设置了让我们很是头痛的关卡,不过幸好有专门为牛奶蛋白过敏宝宝设置的奶粉配方,这样我不用担心宝宝受苦了,现在改喝蔼儿舒以后,宝宝的腹泻和湿疹都好起来了,眼看着也长胖了不少。如果家里也有牛奶蛋白过敏的娃,不妨认真研究一下氨基酸奶粉和深度水解奶粉的区别,给自家宝宝选一款合适的。

 

参考文章:

陈静等,. 三城市两岁以下儿童食物过敏现状调查[J]. 中华儿科杂志, 2012, 50(1):5-9

Wang L, et al. Effects of dietary nucleotide supplementation on growth in infant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 2018.

3、Wang L, et al. Effects of dietary nucleotide supplementation on growth in infant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 2018.

4、Vieites M, et al. Exogenous nucleosides accelerate differentiation of rat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J].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2008, 99(04):732-738.